榕樹附近地面隆起
都說“大樹底下好乘涼”,在家旁邊有棵大樹本是件好事,可家住泉州市區(qū)七星街的莊先生卻發(fā)現(xiàn),20多年前種下的大葉榕如今根系發(fā)達,不斷逼近房屋根基,甚至深入墻體、地板下,讓他不禁對房子的安全擔心起來。昨日上午,他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,希望能請園林部門將這棵樹鋸掉。
榕樹樹根拱裂地面擔心自家房屋被掀
莊先生家旁的榕樹位于七星街人行道上,緊挨著他的屋子。當年栽下時還只有約1米高,如今20多年過去了,榕樹長得枝繁葉茂,足足有6米高。“本來覺得有棵樹還不錯,但這幾年來問題越來越多。”莊先生說,隨著榕樹慢慢生長,樹根長到了房子底下。“去年年底,樹根從房子里冒了出來。”莊先生挖開地面,才發(fā)現(xiàn)屋子下全是樹根。“要是把地基破壞了,房子不就塌了嗎?”
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七星街,見到了這棵榕樹。據介紹,莊先生居住的是20世紀90年代的雙層自建房,這棵榕樹就位于樓房旁的人行道上,樹干最粗的地方能達到近40厘米。“榕樹距離我家有4米左右,這幾年來長得飛快,發(fā)達的根系把人行道的磚塊和水泥路面都破壞了,給路人造成極大的不便。”莊先生說,去年已經讓人來修整過一次了,沒有從根子上解決問題,今年人行道的路面又被破壞了。
一棵樹牽扯到兩個區(qū)須向園林部門申請
由于這棵榕樹所在路段位于鯉城區(qū)和豐澤區(qū)交界,歸屬存在爭議。記者隨后走訪了鯉城區(qū)開元街道西湖社區(qū)和豐澤區(qū)清源街道普明社區(qū),確認了七星街路段的行道樹歸屬西湖社區(qū)管理,但也不能隨意砍伐。
“城市中的樹木不論歸屬,確需砍伐移植的,必須經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才能進行。”豐澤區(qū)交通和市政公用事業(yè)管理局交通與市容管理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,對于城市中的樹,“原則上能不砍就不砍”。
對于居民反映的問題,該負責人介紹,如果確實對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影響,存在安全隱患的,“得由所屬社區(qū)向街道辦申請,送往園林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才可處理”。該負責人表示,居民說的那棵樹,“我們會在實地查看后再決定如何處理”。
榕樹不宜種于小街巷近年來已不再選用
采訪中記者看到,行道樹導致路面被拱壞的情況在市區(qū)其他路段也存在。在市區(qū)少林路一帶,也可以看到有不少行道樹的樹根破土而出,有的還把石塊都拱裂了。
記者了解到,榕樹類的喬木在我市廣泛種植。由于榕樹類的喬木容易成活,生長快,長大后樹冠大,遮蔭效果好,成為當時我市綠化喬木的首選之一。然而榕樹須根發(fā)達,若種植于道路寬度較小,與建筑水平距離較近的地方,過于發(fā)達的樹根會對城市的建筑造成破壞,引起水泥路面開裂或長到房屋地基下。因此榕樹不宜作為小街巷的行道樹。應種植于人行道寬度在4米以上的道路上,樹池規(guī)格也不應小于1.5米見方。
市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種植榕樹大多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,近年來市區(qū)新種的行道樹都不再選擇榕樹。(記者蘇瑋杰/文吳嘉曉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