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南網(wǎng)8月27日訊 首屆“東亞文化之都”評選活動終審工作會議26日在國家博物館舉行,泉州斬獲殊榮:以88.92分從我國10個入圍城市中脫穎而出,與韓國光州、日本橫濱共同成為首屆“東亞文化之都”。泉州也是中國唯一當選的城市(泉州當選“東亞文化之都” 揭曉成功背后的底蘊)。
“東亞文化之都”是中、日、韓三國在文化領(lǐng)域共同推進務(wù)實合作,重點打造的東亞區(qū)域文化合作品牌活動。泉州作為當選城市,將在明年以“東亞文化之都”的名義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。
文化部部長蔡武、文化部副部長丁偉、評審專家委員會全體委員,以及首屆“東亞文化之都”10個入圍城市蘇州、杭州、黃山、泉州、青島、濟寧、武漢、桂林、西安、咸陽市代表團等共150余人出席會議。
首屆“東亞文化之都”的申報工作主要面向地級市,允許副省級城市參加。申報工作于4月底截止,6月上旬通過專家委員會評選,評選結(jié)果最終于昨天正式宣布。
昨天下午,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在評審現(xiàn)場親自闡述泉州文化內(nèi)涵,長達10多分鐘。內(nèi)容包括泉州人引以為豪的海外交通史、文物保護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資源等。本報記者連線在北京參加評審活動的泉州市文廣新局相關(guān)負責人。負責人介紹,昨天的評審成員由國內(nèi)著名高校專家擔任,采用現(xiàn)場打分并亮分的方式,最終泉州市以88.92分成為十個入選城市之首。
據(jù)悉,在9月下旬韓國舉辦的“第5次中、日、韓文化部長會議”上,三國文化部長將為當選城市正式授牌。國內(nèi)媒體報道,文化部部長蔡武表示,通過“東亞文化之都”評選活動向世界展現(xiàn)我國文化改革發(fā)展的嶄新面貌,對推動國內(nèi)城市文化建設(shè)、亞洲區(qū)域文化交流合作,促進世界文化多樣性發(fā)展都具有積極意義。
此前參與競爭“東亞文化之都”評選的,全國共有12個?。▍^(qū)、市)的19個城市,后來評選出10個入圍城市,分別是福建省泉州市,山東省青島市、濟寧市,江蘇省蘇州市,浙江省杭州市,陜西省西安市、咸陽市,湖北省武漢市,安徽省黃山市和廣西桂林市。
□要聞小百科
“東亞文化之都”
“東亞文化之都”評選源于2012年5月中、日、韓三國文化部長在上海舉行的第四次中、日、韓文化部長會議。會議上簽署了《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——上海行動計劃(2012年至2014年)》。
根據(jù)這份計劃,中、韓、日三方將分別成立“東亞文化之都”專門委員會,負責活動規(guī)則制定、舉辦城市的推薦和評選、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以及有關(guān)具體實施工作,并保持密切溝通和協(xié)作。三方將于2013年在韓國召開的第五次中、日、韓文化部長會議上對各國推薦的候選城市進行討論和協(xié)商,選出一國一城即三個城市的“2014東亞文化之都”,2015年至2017年則是每年由三國共同推選一個城市。
三方將通過組派和鼓勵本國優(yōu)秀藝術(shù)家、演出團組和展覽項目等方式積極參與和配合彼此舉辦的“東亞文化之都”活動,以便三國人民享受異國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(shù),進一步提升舉辦城市的文化底蘊、知名度和影響力,促進城市經(jīng)濟繁榮,加深三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。
□七嘴八舌說泉州
@網(wǎng)友:不論歷史曾達到的高度還是目前文化的存留,泉州都名副其實。
@寒山風:不出所料!歷史上,泉州確實是中國與東亞聯(lián)系最為密切、最為廣泛的城市。
@華大王建設(shè):花落咱家!實至名歸,美名遠揚!
@深藍_Still: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泉州的最大優(yōu)勢(本網(wǎng)記者 吳月芳)
推薦閱讀:
泉州東亞文化之都專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