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故事,為無名戰(zhàn)士立傳
《紅軍不怕遠征難》導演團隊很年輕,平均年齡不到30歲。實地探訪并翻閱了各種史料后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八十年前那些創(chuàng)造了人類歷史奇跡的紅軍戰(zhàn)士,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,“可以說是比我們還小的一幫孩子,但他們做的是改變中國的事情。”
導演組最終確定,“一群年輕的無名英雄”是這次的主題,每一個在片中出現(xiàn)過的人物,都用字幕強調(diào)了他們的年齡:10歲的劉福昌、17歲的鄭金煜、19歲的石長階、22歲的鄧詩方……一個個鮮活的人物,讓故事變得立體起來。“我們一路前采時發(fā)現(xiàn),絕大多數(shù)紅軍戰(zhàn)士是無法核實身份的,他們的墓碑上只有姓名和籍貫,有的甚至只有綽號,出生年月也是不詳。有些人物只能靠后期戰(zhàn)友的回憶一一核對,才能大致確定這個人的身份。”
導演組是第一批長征故事的觀眾,能夠深刻觸動他們的故事,才會被選中。在湘江邊上,他們找到了一位90多歲的當?shù)剜l(xiāng)民,當年的湘江戰(zhàn)役讓紅軍從86000多人銳減至30000余人,紅軍的尸體一度阻塞河流,在江灣處堆積,后來是當?shù)匕傩兆园l(fā)為紅軍收回遺體并安葬。“我們問老人家,紅軍遺體的安葬地在哪兒?這位老人本來已經(jīng)記不清很多事情了,但談到這個卻異常的精神。他說,我們一路走過來的那條柏油路下,都埋葬著紅軍的遺骨。”吳志勇回憶,當時整個導演組幾乎都哭了,“之前離開江西時有很多老鄉(xiāng)拜托我們,如果找到了他們家人的墳墓,記得給他們報個信兒。如今我們找到了,卻不知道該如何報信兒,因為不知道犧牲在此的那些戰(zhàn)士的姓名。”
吳志勇由衷感慨,紀錄片人過去都習慣于在資料堆里找故事,可真正最能直通心靈的,莫過于殘酷的事實,“當我們走在當年紅軍走過的路上,更能明白當年他們?yōu)榱耸裁炊鴳?zhàn)斗。我們?nèi)缃竦暮推缴?,建立在英雄的犧牲之上,而歷史應該記得他們做過的一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