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,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,“兒童的精神成長至關重要”。美國社會學家卡耐基認為“一個人成就的大小是與他的精神的成長、思想的格局成正比的”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樹人,促進兒童的精神成長,這也是家庭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但遺憾的是,許多老師和家長卻經常忽視心靈教育對于孩子的重要性。家庭教育重生育輕教育、重監(jiān)護輕養(yǎng)成、重物質滿足輕親子溝通、重智育輕德育,嚴重影響了兒童的精神健康成長。希望家長能從營造良好家庭教育氛圍、注重言傳身教、加強溝通交流這三個角度入手,抓住兒童精神成長的關鍵期,幫助孩子贏在立德的“起跑線”上。
營造良好氛圍。我國古代高度重視家庭環(huán)境對子女成長的影響,“染于蒼則蒼,染于黃則黃”“百萬買宅,千萬買鄰”“孟母三遷”的故事家喻戶曉,歸根到底,是重視創(chuàng)設良好的家風。家風、家訓,是行之有效的中國傳統(tǒng)家庭教育方式。北齊顏之推的《顏氏家訓》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家訓。他提出家庭教育必須威嚴而有慈,戒溺愛,重早教,重熏陶影響,愛子當均等。教育內容上要求“德藝同厚”,即對子女進行“增益德行”和“修以學藝”的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