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圖片
閩南網(wǎng)6月12日訊 “教師的子女,就能享受特權嗎?”上周四晚,家住泉州市區(qū)美食街國泰觀邸的陳女士向記者抱怨,她女兒所在的班級,座位不論個子高矮一律每星期從前到后調換,這本也無可厚非,但其中有幾位學生卻一直不動,固定在最佳位置,不少家長一了解才知道,原來那幾個孩子是學校教師的子女。
記者了解后發(fā)現(xiàn),教師子女在本校就讀,不僅在分座位上享有照顧,在分班、參加活動、爭取表演機會等多方面都享有便利,這在幼兒園、小學階段尤其明顯。對此,早教專家表示,對教師子女過多關照,無形中是縱容孩子,不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。
老師的孩子就“照顧”
普通學生家長稱不公平
陳女士的女兒今年就讀市區(qū)某公辦小學一年級。開學初,為表示班級的公平公正,老師特地宣布了規(guī)則,孩子不論高矮胖瘦,每星期從前到后調換位置。
“我孩子個頭比較小,眼睛有點斜視,所以我會比較關注他的座位?!标惻空f,孩子第一星期在第一張桌子,第二星期卻調到第四張桌子,“我一了解,原來第二、三張桌子學生沒換位置,一年下來,他們倆的位置就沒變過”。
陳女士多方打探,才知道那幾個孩子是學校教師的子女。考慮到孩子上課沒受到影響,老師的板書也看得很清楚,所以陳女士沒多說什么。但這次六一,學校規(guī)定一個班級出一個節(jié)目,女兒和班上同學都很期待能上臺表演,沒想到表演的名額仍然是給了班上的教師子女。
“有一個演奏古箏的小女生和我女兒是找同一個古箏老師學的,彈得還沒我女兒好,她能上臺無非就是她媽媽在學校里當老師?!标惻空f,看到女兒失望的樣子,心里很是不平。
被同學稱“老師偏心你”
老師的孩子反受排擠
對于陳女士的不平,海都早教QQ群4(112120307)的網(wǎng)友們認為,教師子女在校受照顧已是很普遍的現(xiàn)象。網(wǎng)友“女人花”說,她兒子今年讀二年級,班上就有2個教師子女,平時老師課堂提問時,“回答問題的總有那2個小孩的份”。
“別說是演出的機會了,就連每天在學校檢查做操、值日情況的小干部,也是老師家的孩子居多……”網(wǎng)友“飄零燕”說,她的親戚在市區(qū)一知名公辦小學教書,女兒也在該校上學。據(jù)親戚說,女兒所在的年段有20來個教師子女。而從一年級開始,“飄零燕”就發(fā)現(xiàn),遇到有表演、鍛煉的機會,這些孩子大多榜上有名,“別的孩子只能當觀眾”。
不過,在別的家長因為孩子沒有享受公平待遇而憤憤不平時,部分教師子女也因為過多“照顧”,被班上同學“另眼相待”。在市區(qū)一公辦小學讀三年級的小雨(化名)就在媽媽任教的學校就讀,從一年級起,小雨媽媽就把小雨安排到相熟的老師的班級,從上課回答問題、參加活動到評選三好學生,小雨都是老師最關注的對象。也因為如此,小雨被班上不少同學排斥,“大家都說老師偏心我,別人沒有的,我都有,其實很多活動我不想?yún)⒓拥摹薄P∮暧行┪?/P>
專家提醒
教師子女本校就讀
有可能不利孩子人際交往
對于教師子女在本校讀書享受照顧這一現(xiàn)象,福建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早教專家張榮偉教授認為是弊大于利。他表示,教師子女在上學之前,就是學校的??停H密地稱呼老師為“叔叔阿姨”;上學之后,其他老師也會礙于同事關系,對孩子多加關照,有可能對孩子造成縱容。孩子也有可能因此覺得高人一等,有較強的優(yōu)越感,對其他孩子呼來喝去,很強勢,這不利于他們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。
在采訪中,記者也了解到,不少有經(jīng)驗的老師會把孩子送到外校讀書,目的是為了防止孩子在本校就讀產生“仗勢”氣焰,像豐澤第二實驗小學的賴艷梅校長,就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外校就讀,她說,這樣會更加有利于孩子好習慣的養(yǎng)成。畢竟,家長不能一直陪伴,等他們升入更高一級的學校,一旦沒有了父母的庇佑,而其他同學不再忍讓,那么教師子女在社交和學習方面也許會遇到更多障礙。(海都記者 黃曉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