揮手作別象牙塔,大學畢業(yè)生們開始了向職場新鮮人的身份轉變。比起寧靜的校園,職場中充斥更多的是壓力與競爭。
人人網(wǎng)今年9月進行的一項調(diào)查顯示,僅有25.6%的職場新人對自己現(xiàn)在的工作感到滿意;24.4%的職場新人表示,現(xiàn)在的工作和預想的差別太大;剩下的50%則對自己現(xiàn)在的工作滿意程度一般。
那么,職場新鮮人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煩惱呢?
提不起對工作的興趣
“天天加班,加不完的班。”“完全沒有私人空間,好不容易休息也會有工作的事情要找你。”一個周日的下午,韓娟(化名)一邊提防著領導的檢查,一邊在手機上向記者不斷吐槽自己的工作。
韓娟成為這家房地產(chǎn)代理公司的策劃助理已經(jīng)快5個月了。雖然公司規(guī)定可以在周一到周五選擇一天休息,但是因為她被調(diào)到了新開盤的項目,每天都有必須要做的事情,“從國慶節(jié)后就沒休過”。
身體上的累只是一部分,韓娟更多體會到的還是心累。她們公司所服務的地產(chǎn)開發(fā)商,為了充分激發(fā)代理商的競爭意識,采用的是兩家公司聯(lián)合代理銷售的模式。
因此,“有時兩家代理商就像敵人一樣,基本沒交集。就連一支筆都要分得很清楚,是你的還是我的”。對于在重點高校接受過6年教育的韓娟來說,很難忍受兩家代理公司為了爭奪客戶所采用的各種詭計。
除此之外,與公司銷售團隊的磨合也讓她難以適應。這家公司的策劃團隊以大學畢業(yè)生為主力,負責營銷鋪排、活動策劃、銷售培訓等工作。銷售團隊對學歷則不是很看重,他們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多年,承擔著拿下客戶、沖擊業(yè)績的重任。
在這種情況下,策劃只有對客戶和市場有精確的判斷時,才會贏得銷售的信任。“你很好心地想要去幫助銷售,但他們覺得你做的都是無用功,所以需要很長時間去跟他們接觸。這種心態(tài)演變到后來,哪怕銷售能理解你一點點,你都會覺得很開心。”韓娟說。
韓娟可以明顯感覺到,有的同事每天都是打滿雞血,她卻提不起對工作的興趣。因為害怕父母擔心,韓娟從未跟家里人講過工作上的郁悶,而男朋友則建議她“立即辭職”。
可是韓娟又感覺,工作幾個月以來,不管是寫文案還是跟人打交道,自己能力上確實得到了鍛煉。出于對整個地產(chǎn)行業(yè)商業(yè)模式的好奇,以及想做出一點成績的念頭,韓娟謹慎地把自己的辭職時間選擇在工作滿一年時。
談及辭職后的打算,韓娟認為她的下一份工作會選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行業(yè)。“因為之前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實習過,還是比較喜歡那樣的環(huán)境。起碼周末和節(jié)假日還是有的”。
沒有“拿得出手的技能”
實際上,像韓娟這樣已經(jīng)做好辭職計劃的新員工并不多。更多的職場新鮮人,則被困在了滿意現(xiàn)有工作、又談不上喜歡的階段。
歷史學專業(yè)的陳鵬(化名)畢業(yè)后進入一家知名媒體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工作。因為歷史專業(yè)做新聞比較對口,再加上這家媒體比較有公信力,陳鵬的碩士導師覺得他的選擇還不錯。
陳鵬的同學們也挺羨慕他的工作節(jié)奏——上午10點到單位,每天可以睡懶覺,似乎也不用像歷史老師一樣天天備課。
其實,只有陳鵬清楚自己有多煩惱。他告訴記者,雖然他和同事們在一起很開心,但大家畢竟不是同學了。“不會有人再有心情聽你傾訴心聲,你不得不學會把很多事情壓在心里”。
首先被他消化掉的是領導的責罵。陳鵬的領導不太喜歡委婉講話,當他把公眾號的稿子寫得很像新聞報道或者百度百科時,領導就會直接告訴他:“陳鵬,說人話!”
剛開始,陳鵬心理會受到一點沖擊,后來逐漸也就習慣了。他自嘲道:“現(xiàn)在她帶感情色彩的部分我直接過濾掉。”
困擾陳鵬的第二件事是職場新鮮人的“老對手”——房租。為了避免擠地鐵的痛苦,陳鵬在距離單位15分鐘路程的地方與同學合租了一套房子,當然價格也不便宜。
于是,這樣的劇情在每個月底準時上演——每月20日交房租,每月25日發(fā)工資。所以,他每次都要在錢花得差不多的時候,再咬牙硬擠出1000多塊錢。
然而,最讓陳鵬擔心的,還是自己沒有一個“拿得出手的技能”。陳鵬認為,歷史學科的訓練,能夠幫助他從多個材料中呈現(xiàn)出一個血肉豐滿的故事。“但它不是你區(qū)別于其他人的技能,這個活給別人一樣能干,會讓你很沒有安全感”。
與跨專業(yè)就業(yè)的陳鵬不同,金融專業(yè)的程軍(化名)畢業(yè)后順理成章地進入一家保險公司的資產(chǎn)管理部工作。
工作氛圍和諧,領導不會甩臉色,周末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,程軍覺得自己每天過得都很開心。
可細聊下來,程軍還是對自己的工作有所抱怨。原來,他所從事的風控崗位在公司屬于中后臺。與前臺的股票投資經(jīng)理相比,風控的許多工作都比較基礎,例如做表格、寫文檔、統(tǒng)計市場信息等。
程軍表示,目前他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習成長性不夠。他也想過爭取些有難度的工作,但因為工作性質(zhì)的原因,很難有機會實現(xiàn)。“中后臺壓力小、穩(wěn)定,比較適合女生。”程軍總結道,“如果兩三年工作沒有進步的話,我會選擇跳槽。”
我這么拼干什么呀?
當然,還有一部分職場新鮮人體會著痛并快樂的工作。
求職了一整年,拿到幾家企業(yè)的offer后,王帆(化名)似乎又回到了起點。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(yè)的她,最終還是來到一所師范類高校當輔導員。
其實,王帆曾經(jīng)去某家待遇還不錯的企業(yè)實習過一天,但她感覺自己不習慣那里緊張的氣氛。更何況,她信賴的幾位老師也一直鼓勵她尋找高校的工作。
王帆表示,現(xiàn)在女生想找到一個好的體制內(nèi)工作太難了,她也是今年6月才確定了這家高校的工作。不過,她還是沒想到,體制內(nèi)的工作一點也不輕松。
起初,王帆認為事情永遠也做不完。雖然領導沒有說讓她加班,但她還是連續(xù)無休工作了近20天。慢慢地,王帆開始能夠分清任務的輕重緩急,逐漸會感覺輕松些。“但周一到周五依舊沒有午休,晚上也是九十點后回家居多”。
盡管有想象不到的辛苦,王帆還是認為輔導員的工作有著特殊的意義。王帆回憶,有個學生家里特別貧困,死活不肯買100多元的醫(yī)保。王帆把她叫到面前,才了解到她的家庭是多么困難。后來,王帆想辦法幫她把這筆錢墊上了。
“與其他工作不同,輔導員是做人的工作。”王帆說,“當我很晚下班,有時忍不住問自己這么拼干什么呀?但是真的有一個學生站在你面前,你就是會想要把他叫過來了解一下情況。”
與王帆相同,吳雪(化名)找工作的過程也歷時一年。不過,當她畢業(yè)后來到目前這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實習時,手頭上還沒有確定的offer。于是,在實習期間,只能拿到一點點補貼的吳雪,依然以正式員工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。
兩個月的實習期不算長。吳雪有過被領導嚴厲批評的心酸時刻,也體驗過稿件被大老板轉發(fā)點贊的喜悅。
實習期滿后,吳雪順利地留在了這家知名企業(yè)。她很喜歡這份工作,但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狀態(tài)。有那么幾個瞬間,她甚至感覺自己“工作以來太主動融入,變得快失去自我了”。